2017年4月1日,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數據挖掘和整合營銷機構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權威發布《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專題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2016年已突破百億,以43.3%的增長率達到了100.60億元,預計2017年增長率將提高至51.2%。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起步相對較晚,但產業布局、技術研究等基礎設施正處于進步期,隨著科技、制造等業界巨頭公司的布局深入,人工智能產業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什么是人工智能?
經過超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人工智能已經渡過了簡單地模擬人類智能的階段,發展為研究人類智能活動的規律,構建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統或硬件,以使其能夠進行需要人的智力才能進行的工作,并對人類智能進行拓展的邊緣學科,其涉及到信息論、控制論、計算機科學、自動化、仿生學、生物學、心理學、數理邏輯和哲學等自然和社會科學。
根據風投調研機構CBinsights統計的數據,截至2016年12月20日,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融資事件數已達635宗,預計2016全年將達655宗,總融資額將達5.1億美元,見圖1。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互聯網的發展給全球互聯網科技企業帶來了豐厚的營收,而基礎研究的進步使得人工智能的商業化得到了很好的支撐,眾多創業公司涌現,人工智能的廣闊應用前景是對資本的大吸引力。另一方面,隨著資本參與度的提高,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勢能也得到了很好的積累。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處于上升階段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2016年已突破100億,以43.3%的增長率達到了100.60億元,預計2017年增長率將提高至51.2%,產業規模達到152.10億元,并于2019年增長至344.30億元,見圖2。

圖2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起步相對較晚,但產業布局、技術研究等基礎設施正處于進步期,隨著科技、制造等業界巨頭公司的布局深入,人工智能產業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而隨著眾多垂直領域的創業公司的誕生和成長,人工智能將出現更多的產業級和消費級應用產品。根據統計數據,中國人工智能相關專利申請數從2010年開始出現持續增長,于2014年達到19197項,并于2015年開始大幅增長,達到28022項,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相關專利年申請數為29023項,見圖3。

圖3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2010年移動互聯網開始發展,技術和數據積累給人工智能研究帶來了較大的增長動能。進入2015年,在國內外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場景不斷進步的基礎上,中國人工智能相關研究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這說明,中國人工智能研究水平正在處于不斷提高的階段,目前已取得一定階段性成果,有望持續發展,預計2017年專利申請數將持續增長。

圖4
人工智能產業是一個廣闊的領域
人工智能產業是指以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為核心的,由基礎支撐和應用場景組成的,一個覆蓋領域非常廣闊的產業,與人工智能的學術定義不同,人工智能產業更多的是經濟和產業上一種概括。

圖5

圖6
典型上市公司——百度
百度是較早布局人工智能的企業之一,自2013年起就開始投入研發,人工智能是百度戰略和戰術上的核心,基于龐大的基礎數據和計算能力,有非常大的研究投入和團隊建設,涉及多項人工智能相關技術領域,目前已有多款成功產品。

圖7

圖8
典型上市公司——科大訊飛
科大訊飛創始于1999年,是國內出色的智能語音和語言技術企業,將人工智能應用到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音合成等技術領域,包括應用產品、解決方案等產品,是國內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杰出代表。

圖9
人工智能創業公司處于成長階段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6年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發生融資事件77起,其中包括商湯科技1.2億美元、碳云智能10億人民幣等大額融資。輪次分布方面,根據公開信息,有27.4%的公司未獲投,其中39.3%的公司處于A輪(包括Pre-A和A+),而處于天使輪的公司則占比21.4%,處于B輪(包括B+)的公司有7.7%,僅有2.4%的公司已經進入到C輪及以上,見圖10。

圖10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人工智能創業發展較晚,超過一半的公司成立時間在兩年之內,較高的獲投率也說明了資本市場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信心。目前超過60%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集中在A輪和天使輪階段,說明了大部分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正處于成長期,在技術和資本的支持下,后續的發展成長值得期待。
語音識別的人工智能水平受認可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有46.0%的手機網民認為語音識別是人工智能發展水平較高的領域之一,見圖11,緊隨其后的是智能家居,得到了40.5%的手機網民的認可,而機器人、智能駕駛、個人助手、無人機等領域亦得到了較多的手機網民認可,其中,智能安防和智能金融的認可度較低。

圖11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語音識別作為發展較為充分的領域之一,不乏科大訊飛等出色企業,有著較為成熟的產品體系,已經實現了較大范圍的應用落地,是用戶較為熟悉和滿意的細分領域。
智能家居被認為具發展價值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41.0%的手機網民認為智能家居是具發展價值(包括社會、經濟等價值)的領域之一,見圖12,緊隨其后的是智能駕駛、機器人、智能醫療等,而僅為9.7%、9.2%的手機網民認為智能金融、可穿戴設備存在較大發展價值。

圖12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智能家居一方面范疇較為廣泛,涉及眾多的家庭產品,另一方面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得到充分發展的智能家居,能夠很大程度地改善人們的生活。智能駕駛、機器人、智能醫療等領域,既能夠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又能夠在生命健康方面給社會帶來價值。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特征總結
1.大公司產業鏈布局廣,創業公司專業性強
產業鏈特征方面,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生態中,基于資源能力,大公司的參與布局較廣,在基礎層、技術層及應用層皆有所布局。中國不乏優秀的人工智能公司,大部分專業性較強,專注于某一細分領域的技術和應用研究,其中,計算機視覺領域集中了大批的優秀創業公司。但是,各應用場景之間的人工智能技術相關度存在一定的差異。
2.以B端業務為主
商業模式方面,大部分公司的業務主要以B端解決方案和服務為主。一方面,B端業務注重與行業客戶的互動合作,更有利于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的落地;另一方面,行業客戶對于生產效率的提高有強烈的需求,而C端產品需求仍需挖掘。不過,大公司的C端產品布局依然是相對活躍的。
3.人才成本較大,存在較大的需求缺口
技術方面,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機器學習算法研究是廣泛的基礎能力,但目前國內在此領域的人才供應相對緊缺,流通性較弱,因此也導致了高端研究人才的超高成本,同時有部分公司選擇在美國建立研究院或實驗室。這說明,作為知識密集型產業的典型代表,人工智能產業存在較大的需求缺口。
4.傳統行業和技術給予充分的支持
產品方面,目前仍缺乏一定的革命性產品,更多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傳統行業產品的改良。在這個過程中,醫療健康、裝備制造、汽車、金融等行業給予了人工智能產業充分的支持,通過合作開發等方式,助力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落地和商業化。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趨勢預測
1.“人工智能+”有望成為新業態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出現給經濟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專用人工智能的發展,作為一個龐大的高新技術合集,“人工智能+”作為一直新經濟業態已經開始萌芽,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擁抱人工智能,用“人工智能+”助力技術和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2.人工智能產業將成為獨角獸集中地
在大公司和傳統大型企業之外,人工智能產業集中著非常多的優秀創業公司。優秀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有著成熟的團隊配置、先進的技術能力、健康的現金流等,同時受資本方的認可度較高。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人工智能作為具前景的產業,將成為新的獨角獸集中地。
3.人才儲備將成為制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因素
從目前來看,雖然相關機構的研究表明華人的人工智能學術成果占全球一半以上,但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在大部分領域仍落后于全球一流水平。雖然中國在數據積累和傳統產業基礎上有一定的優勢,部分細分領域有領先成果,相關研究投入不斷加大,但整體上的人才儲備落后于美國,在基礎研究、產業鏈等方面存在較大挑戰,將成為制約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因素。
4.人工智能全面發展需要更多的積累
真正的強人工智能缺乏基礎,人工智能技術更多的是依靠機器學習和計算能力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理性地看,“機器統治人類”的奇點恐懼缺乏一定的基礎,雖然人工智能已經在機器學習等關鍵領域得到了一定的突破,但更多的是屬于專用人工智能,往通用人工智能等更高層次的發展仍需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