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和維護是制造業中重要的兩個功能區域。 自第一條裝配線建立以來,大規模生產的產品質量和車間設備的及時維護始終是一項挑戰,關鍵點在于:實現少的設備故障并確保大的正常運行時間。
當軟件在制造業中引入時,它一開始的作用是管理物料資源,隨后MES出現,在流程執行中慢慢地轉向計劃和產品質量監控。 但近期以來,MES的作用更多地集中在質量監控和設備維護方面。運用當前的數據收集記錄,MES系統可以測量并報告任何緊急事件或故障,然后觸發遏制行動,從而有助于減少已經發生的事件的影響。
隨著工業4.0的快速發展,目前的生產方式對制造商不再有利。一條流水線上每種產品的規格都可能不同,如果在檢測到產品有問題后再進行更正,此時已經造成損失了。
同時,為了與動態需求和不斷變化的產品規格相匹配,設備也需要能夠保證大的正常運行時間,在故障發生后,維護期間,生產線無法正常運轉,等于變相造成損失。MES系統的應用能夠在問題初期就將具體情況進行反饋,從而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避免造成損失。
現在,根據工業部門的要求,通過MES系統對生產問題進行預測行動的要求可能會有所不同。 在半導體和醫療設備等行業中,擁有預測信息絕對至關重要,這些信息將允許流程所有者及時采取行動并防止事件發生。
MES如何提供幫助?
在現代的MES應用程序中都配備有動態執行引擎和高級分析的能力。工業4.0環境下的MES就像一個大型信息漏斗,原始數據從車間及其他地方大量進入并被進一步處理,成為可操作的信息,這使得各利益相關方能夠在為時已晚之前采取行動。
現代MES能夠根據從車間獲得的數據進行趨勢研究,并檢測可能發生的緊急事件或故障。 MES不僅告知相關人員采取行動,而且還能夠在修理設備或解決產品質量問題的過程中動態更改時間表。
例如,一個制造工廠,每個產品都應該通過強制性化學清洗,產品的配置不同,清洗的化學品可能會有所不同。工業4.0準備好的MES將不斷地從產品(CPS)和過程設備(CPPS)接收數據。 在接收數據時,MES會自動將其與必要參數進行比較,以確定過程設備是否按要求運行,并且產品質量在合格限度內。
不過,即使在一切都正常運行的情況下,MES仍將繼續獲取并分析信息,預測是否存在緊急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一旦記錄了任何此類的信息,它就會通知到必要的工作人員,從而實現預測性操作。
隨著MES的進一步發展,MES系統將進一步轉向預測性維護、預測質量、預測性能和預測性制造,并且還將嘗試對特定行業進行調停,其中預測性維護和預測質量的好處已經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