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MES特點如下:
(1)日本有比較系統地研究、介紹MES的專著一《MES入門》,由中村.實和正田.耕一編著,2000年4月出版,介紹了MES的概要和發展,MES的功能、作用、軟件以及各個行業的特點,MES對生產經營管理、提高產品產量、質量和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貢獻,并提供了參考文獻、MES網址和應用案例一覽,是一本參考價值很高的入門書籍。2004年2月,中村實和中村一世又編著了《圖解MES應用第一線一從應用案例看引入MES的注意事項》,這是日本的第二本MES專著。另外,日本很多雜志,如《計裝》、《化學裝置》、《略》、《略》、《化學經濟》、《工場管理》等雜志經常舉辦MES??蚩荕ES文章,日本生產管理協會、工廠自動化推進協會、生產系統模型專門委員會、東京實踐經營研究會、實踐MES研究會、工業調查會等組織經常組織MES的調查、研究和召開各種主題專業會議。日本標準化與制造科技中心還制訂發布了OpenMES標準。
(2)對MES重新進行了定義,其文化內涵更接近于東方。首先,在MES的基礎上,提出了"制造管理系統"、"制造實行系統"、"生產實行系統"和"綜合生產管理系統"的新解。除了遵循AMR和MESA的定義和描述外,日本的學者更強調對生產現場各種信息的時實采集與集成,將過程信息(PIMS,工廠信息管理系統)作為MES的核心;通過CIM(計算機集成制造)將工廠系統和業務系統進行理想整合的具體化,是支撐工廠生產功能的骨干系統,是連結ERP系統和DCS系統的神經系統和橋梁;是根據ERP提出"生產什么、生產多少"的宏觀指令,進行何時何分、哪條生產線投入何種原料、用何種工藝、完成何種產品的具體指令和調度;在MESA的11個功能中,強調生產現場信息數字化管理、工藝管理、物流管理、質量管理、生產指令、進度跟蹤管理、設備運行監督與控制和運維管理等生產環節的管理。
(3)總結了日本企業引入MES軟件的必要步驟和注意事項。即計劃編制、組織組建、培訓與準備、需求定義、建模與差異分析、概要設計與詳細設計、客戶化開發與測試、設備安裝定義、軟件接口規格定義與設計、接口開發與聯調共10個步驟和注意MES在經營系統的重要地位,考慮生產現場信息系統的五個要素一人、信息系統、業務規則、設備和產品,區分客戶信息的必要性、MES軟件包的適應性,注重項目管理,強調應用效果,快速實施和投用,生產現場系統是MES成功的基礎等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