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潮流之下,一場翻天覆地的轉型變革正深度觸及海信冰箱制造體系,謀求在全球高端冰箱制造中書寫“中國制造”高端、精品的新標簽。近日,海信科龍位于江蘇揚州的國內大冰箱制造工廠獲得2017年度第三批江蘇省級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轉型資金支持,這是海信被認證為中國冰箱業目前唯一的“三同”企業之后,又一項國內頗有份量的政府肯定。
從中國唯一獲得政府“三同”企業和產品雙重認證,到智能工廠項目獲得政府轉型升級資金支持,可以看到隨著中國在互聯網已經成為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后來居上”的主導者,而海信冰箱作為中國冰箱產品在全球市場站上“領頭羊”的位置,關鍵內因在于抓住產業發展的時代風口一刻也沒有停下革新的步伐。
不論是十年前傳統制造業向機械自動化升級,還是如今再向以互聯網為核心紐帶進行智能再造,制造產業革命勇立潮頭,通過釋放先進生產力來降低成本、提高技術含量并刷新品質標桿,在冰箱制造產業轉型升級大格局中走出一條不同的路徑,數字化、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的智能工廠勾勒出中國版的“工業4.0”的建設框架。
打造智能制造轉型新標桿
年產能超550萬臺、占地面積達約79萬平方米的海信容聲冰箱揚州工廠是海信科龍旗下大的冰箱生產基地,也是海信、容聲兩大品牌冰洗業務所構成超百億規模的白電產業板塊重要支撐,因此成為海信四年前著實布局智能制造戰略的前沿主場。
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本質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而海信冰箱智能工廠并非簡單觸網,也并非智能機器人換人,而是從互聯網向物聯網的革新再造,通過基于工業4.0驅動的海信高端冰箱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建設項目,以大數據為依托,推進海信冰箱價值鏈的數據化,并以供應鏈計劃體系為主干,從研、產、銷環節來打造冰箱產業的智能平臺,成為高度自動化、柔性制造的智能工廠。
對于傳統制造業來說,智能化轉型升級并非一蹴而就,這是一場產業自我革命,需要彌補傳統制造短板和產業競爭核心優勢之間找到平衡支點,否則片面追求智能制造或者不切實際地革新反而會成為轉型拖累或激發產業矛盾。海信冰箱智造轉型持續穩步的主線是逐漸把供應鏈涉及到的所有環節全面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協同的運作系統新模式,實現冰箱生產的“一個流”生產工藝模型。也就是,一條線體同時生產4個型號以上的不同冰箱型號,這是國內冰冷生產企業混流模式始終所難以突破的瓶頸。
據悉,海信冰箱揚州工廠包括小冰箱、高端風冷冰箱、直冷混合等在內共有6條冰箱生產線快速推進智能化再造,車間應用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以及增材制造裝備等核心裝備,從而實現全方位、全過程、一體化的智能生產、智能物流、智能倉儲、智能監控等等,車間的智能設備90%以上實現了自動化聯機,工藝工時大幅度縮短、檢測效率顯著提高,極大提高制造效率和產品品質的同時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對改善利潤已薄如刀片的冰箱制造產業的經濟效益發揮關鍵作用。
從當年國家“工業化與信息化”的兩化融合,到如今“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全面智能化轉型,海信容聲揚州工廠都找到了行業的前列:通過項目的持續實施,完成一個流、多品種智能轉換、混流生產的精益生產模式建設,完成MES、SRM、WMS等系統的建設與升級,建設高端冰箱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
以兩化深度融合為基礎,以MES為核心,配合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建設數字化的智能工廠,搭建智能工廠的技術架構和標準, 實現工藝、質量、能源、設備、生產、效率信息的收集和診斷,實現智能生產。依托于整個價值鏈的數據化及物聯網的應用,實現智能裝備的協同作業,搭建智能工廠的技術架構和標準。
在智能化升級過程中,海信冰箱智能工廠基于國際通用企業信息交換標準ISA-95的MES系統是破解難題的關鍵所在,是實施智能制造戰略和實現智能車間生產的基本技術手段,能夠供應鏈涉及到的所有環節全面整合在一起,讓每個環節生產工藝的高度信息化、整個價值鏈的數據化成為可能,打開傳統工廠、自動化工廠向智能工廠轉型升級的通道。
可以清楚看到,以智能工廠轉型為抓手,海信科龍通過整合全球資源實現從硬件升級、工藝改造、軟件創新、制造流程再造,以及員工水平提升等多個環節的全面轉型,從而真正實現了人、機器、產品、工藝全面融合下的智能變革。
定義冰箱智造中國標準
智能制造是中國傳統家電企業轉型升級必經之路,成敗事關企業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產業競爭的地位,而標準化是實現全方位集成的關鍵途徑。海信冰箱智能工廠基于一體化信息化系統所構建的新模式、新平臺讓“軟性制造”成為可能,通過協同創新的方式讓全球資源為用戶所用,智能制造通過標準化建設能夠更加有效地把握用戶需求,打開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轉型的大門,并將用戶需求、研發創新、供應商和生產制造整合到一個共創共贏產業鏈中。
海信科龍總裁賈少謙指出,“智能制造不是目標,只是手段,是要推動中國家電產業在互聯網時代更好地滿足用戶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對于海信冰箱來說,作為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獲得‘三同’企業和產品認證,如今又在智能制造項目上獲得政府的認可,表明我們已經率先探索了一條滿足用戶需求、創新差異化高端精品、實現卓越品質引領消費潮流新道路”。
智能工廠創新模式正是全球制造企業未來變革的核心,因此海信智能化升級重心將是完成一個流、多品種智能轉換、混流生產的精益生產模式建設,完成MES、SRM、WMS等系統的建設與升級,建設高端冰箱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以兩化深度融合為基礎,以MES為核心,配合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實現工藝、質量、能源、設備、生產、效率信息等協同,建設世界水準的數字化智能工廠,搭建中國智能工廠的技術架構和標準,做到真正的智能生產。
海信智能工廠給中國冰箱產業轉型升級指出一條清晰的道路,那就是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強化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到產品流通的全流程自動化、智能化服務能力,向世界輸出中國制造的新產品、新價值,大大滿足全球范圍內品質精品制造的消費需求,這是中國家電轉型升級的必然所在。
業內專家指出,海信正在帶領中國冰箱產品在全球市場挑起“主角”地位,成為中國家電制造新一輪產業革命、全球化擴張的新標桿、新代言。去年,海信科龍集團2016年銷售收入達到267億元,其中海信容聲冰洗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51.80%。海信容聲冰箱在國內市場排名第二,冰冷產品出口連續四年第一,已經成為中國制造角逐世界高端市場的重要領旗手。
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是統領整個企業在互聯網時代智能轉型、變革的關鍵點和支撐點。透過此次海信冰箱智能工廠項目獲得政府專項資金支持背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基于用戶需求下的智能轉型升級,已經成為驅動海信冰箱在高端精品市場崛起并謀求領跑的核心力量。更為重要的是海信冰箱還率先在中國家電產業建立了從智能技術、智能產品、智能服務到智能制造的智能新生態。